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通过精准施策、宣传引导、科技赋能和多方联动,成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设智能回收平台,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并通过闭环管理体系最大化资源利用,显著提升居民参与度和环境效益。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推进了垃圾分类工作,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的源头减量化、资源利用化和处置无害化。
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大武口区制定了《大武口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重点工作要求,压实了各方责任。区政府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通过月度检查和定期会议,研究解决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科技赋能,智慧管理
大武口区建设了“易回收”再生资源回收平台,投放了46台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终端。居民通过手机操作即可定点投放或实现上门回收,实现了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平台上线后,注册会员超过6000人,回收再生资源9余吨,返现4000余元,极大提高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多方联动,协同推进
大武口区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区配合、居民响应”的联动机制,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政府负责政策制定和资金支持,企业负责技术研发和设施建设,社区组织居民参与,居民则是垃圾分类的实际执行者。通过多方联动,垃圾分类工作得以高效推进,成效显著。
闭环管理,资源循环
大武口区探索建立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闭环管理体系。通过再生资源回收站,可回收物集中处理转化为再生资源;厨余垃圾转运至石嘴山市餐厨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置;其他垃圾转运至石嘴山市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资源化利用;有害垃圾则由专业机构进行特殊安全处理。2024年共处理可回收垃圾1.7万余吨,实现经济效益400万元;处理厨余垃圾近1万吨;焚烧其他垃圾7万余吨,发电量月2000万度,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