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推出全新的地下空间开发规划,计划于2024至2035年间实施。该规划覆盖银川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总面积达475平方公里,重点推进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规划期限内将依托城市公共中心和重要功能
地段进行开发,引导地下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近远期开发的衔接,探索强制和指导性控制要求,力求为城市
承载能力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最近,银川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了一份有关银川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规划草案,计划时间为2024至2035年,并向公众征求意见。整个规划涵盖银川市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区域,总面积约475平方公里。规划的目标是通过统筹的方式,推进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该规划提出了“六心、多点”的总体布局思路。“六心”指的是依托银川市的主要公共中心和功能地段进行地下空间开发的核心区域,而“多点”则指的是银川市各区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的开发节点。此外,规划还将地下空间分为适建区、已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以优化地下空间资源的使用。
银川市此次推出的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展现了城市发展的远见和决心。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地上空间紧张的问题,也为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从全球来看,许多大城市都在积极开发地下空间,以此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银川此次规划的发布,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力求在城市空间利用上走出一条新路。城市规划者在制定这一蓝图时,充分考虑到了各类地下资源的合理配置,力求在开发中做到既保证安全,又兼顾效率。同时,重点试点地区的开发为其他区域提供了样板和借鉴,有助于推动整个城市地下空间的协调发展。面对这一规划,公众的积极参与和理性建议将是其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这样的规划不仅仅是对空间的重新布局,更是对城市生活方式的深远影响。期待银川在未来能够成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典范,提供更多的城市发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