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区和贺兰县交界区域的积水点改造工程,自4月初开始施工以来,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工程包括铺设雨水管网、再生水管网、新建雨水泵站等,计划在9月下旬完成,旨在解决雨季城市
内涝和道路拥堵问题。

作为贺兰县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的一部分,兴庆区和贺兰县交界区域的积水点改造工程自4月初开始施工以来,备受市民关注。7月9日,工地上工人们在不同点位忙碌着,预计工程将在9月下旬初步完工。这次改造工程将有效解决沙海路-花园街区域雨季城市内涝问题,并通过拓宽道路缓解该区域的道路拥堵状况。
据了解,改造区域的现有排水管道为合流管道,管内积有大量淤泥,导致排水不畅。雨季时,部分低洼区域经常发生雨水外溢,形成“城区看海”现象,还引发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群众出行。而此次改造项目将有效消除沿线道路积水问题,减轻污水处理压力,并提升道路通行环境。
此次工程从唐徕渠到丽景街,总长4.1公里,总投资1.3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铺设新的雨水管网和再生水管网,新建一座雨水泵站,改造现有道路等。通过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再生水工程、市政道路海绵工程等措施,优化城市排涝通道及管网布局,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目前,唐徕渠到凤凰街段已经基本恢复通行,工人们正在道路两侧铺设面包砖。项目负责人李守财介绍,唐徕渠到红胜街段将改造成双向六车道,雨水经过泵站沉淀、过滤后用于沿线绿化灌溉。
城市排水系统的改造不仅关乎居民的出行安全,还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活便利。兴庆区和贺兰县交界区域的这次改造工程,不仅是为了解决雨季内涝问题,更是为了优化城市的雨污分流系统,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这种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在施工期间会给市民带来一些不便,但从长远来看,显然是利大于弊。通过提升排水系统的效率,减少内涝和堵塞现象,不但能让市民在雨季出行无忧,还能大幅改善城市的环境卫生状况。再者,新的雨水泵站和道路改造,不仅仅是增加了道路的通行能力,还让城市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总的来说,这样的项目值得期待和支持,期待它能按时高质量完成,为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